欢迎光临!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导读>>校园新闻>> 文章
金坛市第四中学综合督导评估公告

发布时间:2012/11/15 16:41:06 作者:办公室 浏览量:6319次

综合督导评估公告

常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普通高中综合督导评估专家组将于1122日至24日对我校进行现场评估。现将学校《自评报告》和《自评表》公告于后,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广大师生和家长提出宝贵意见。热线电话:常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电话:85681369

电子邮箱:judd@czedu.gov.cn

特此公告。

附件:1.金坛市第四中学综合督导评估自评报告

2.金坛市第四中学综合督导评估自评表

金坛市第四中学

20121115

科学谋划 深化内涵 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迎接常州市人民政府综合督导评估自评报告

金坛市第四中学

金坛市第四中学创办于1975年,始建于金坛市城西乡邮堂庙。1989年迁至金坛市西城路11号,1992年恢复高中部。2001年接受江苏省重点高中验收,2004年转评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

学校一贯坚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教师的进步、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尊重,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以“团结、进取、勤奋、求实”为校风,以“严谨、扎实、创新、求精”为教风,以“谦逊、刻苦、踏实、求活”为学风,走过了一条艰苦的创业之路,提高了办学效益,提升了办学品位、办出了学校特色,取得了显著成绩。

近三年来,学校取得的主要荣誉有:

2010年 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2010江苏省第九届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

2010年 江苏省中小学第22届金钥匙科技竞赛优秀组织奖

2011江苏省“凤凰杯”中小学生我向党来唱支歌合唱比赛特等奖

2012年 江苏省教育工会“工人先锋号”(艺术组)

2010年 常州市第四届优秀教研组(数学组)

2011年 常州市体艺工作先进集体

2011年 常州市优秀教研组(艺术组)

2012年 常州市模范教工之家

2007-2010年度 金坛市业余训练先进单位

2009年 金坛市“青年文明号”(青年教师团体)

2009年 金坛市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团体总分一等奖

2010年 金坛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

2010年 金坛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先进学校

2010年 金坛市特色家长学校

2010年 金坛市教育系统先进团委

2010年 金坛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团体总分一等奖

2010年 金坛市第四届优秀教研组(语文组)

2010年 金城镇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1年 金坛市教育系统先进团委

2011年 金坛市基层工会工作目标考核一等奖

2011年 金坛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团体总分一等奖

2012年 金坛市先进团委

一、办学条件

学校校园总面积71045m2,校舍建筑总面积36490m2。教学用房23469m2,生活用房10799m2。在职在编教职工286人,专任教师239人。学生总人数1935人,49个教学班,平均每班39.5人。目前,学校有理化生实验室13个,仪器室、实验准备室12个,标本室1个,能按课程要求开齐全部实验。被评为“江苏省标准化实验室”。有网络教室5个,电子阅览室5个,多媒体教室58个,全校共有学生电脑254台,生机比为7.61 ,教师电脑295台(专任教师每人一台),师机比超过11。图书馆共有纸质图书10.93万册,报刊60种,杂志205种,曾被评为“江苏省一级图书馆”、“常州市示范图书馆”。有健全的校园网和学校网络,能实现流畅的网络视频直播和校园网络化管理,2010年学校网站被评为“常州市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塑胶标准运动场占地27000 m2 6块篮球场、3块排球场,18张室外乒乓球桌,4张室内乒乓球桌,1个健身房,1个体操器械区,学生活动场地面积36000 m2。有1栋体卫办公楼,1个卫生室,常用药品及医疗器械齐全。有独立的艺术教学楼,面积2856 m2,音乐及舞蹈教室8个,美术教室8个,教师创作专用画室6个,艺术教学专用多媒体教室4个。学生宿舍建筑面积7203 m2,住宿生550人,生均学生宿舍面积13.1 m2。食堂卫生整洁,厨房面积达标,设施齐全,餐厅拥有1400个座位,能保证学生就餐。被评为“常州市A级食堂”、“金坛市十佳食堂”。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景色怡人,绿化面积26997.5 m2,占校园总面积38%

二、办学绩效

(一)成效显著的队伍建设

1、师资构成

学校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286人,专任教师239人。硕士生或在读硕士生31人,占专任教师的12.97%;本科学历238人,占99.6%73.2%的教师胜任高中循环教学。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82人,中级职称112人,中级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的81.17%

学校拥有一批功底扎实的骨干教师。目前有江苏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1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3人、骨干教师16人、教学能手5人、教坛新秀12人;金坛市“名教师”2人,金坛市学科带头人15人、骨干教师15人、教坛新秀20人。常州市“五一巾帼标兵”1人,金坛市“十佳师德标兵”4人,金坛市“十佳青年教师”2人。近三年地市级先进教育、德育工作者30多人,江苏省省级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人次,常州市级基本功竞赛及评优课获奖6人次,金坛市各类优质课评比及竞赛获奖69人次

2、专业队伍建设

学校把师资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立足点,确立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整体素质优良,群体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充满朝气活力和亲和力;个体目标: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专业扎实、作风踏实。为此,学校制定了完善的教师培养制度,建立了常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制度,形成了较完备的校本培训网络,教科室牵头,以教研组、备课组为主阵地,采用个别提高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提高全体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创设学习型校园,引导教师确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近年来,每年组织全体教师暑期外出学习和集中学习培训,每学期分批组织教师参加过各类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组织全体中青年教师参加全市教师基本功竞赛。本学期,学校还将组织45周岁以下教师参加专业知识竞赛。

为突出重点培养和定向培养,学校实施了教师培养的“三项工程”。第一是“青蓝工程”,重在培养青年教师。我校坚持抓“师徒结对”工作,为摸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培养模式,先后尝试一师一徒、一师多徒、一徒多师等多种结对方式。教科室加强结对管理考核,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师徒结对”也成为我校教师培养的一个特色,受到市教育研训中心的高度评价。我校每两年组织一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今年已是第七届。基本功大赛从知识测试、理论考查、论文写作、课件制作、课堂评价等方面进行评比,对获奖教师给予奖励。我校在学习、交流、展示等方面向青年教师倾斜,每年的“四市九校”联谊交流中,我校都有150人以上外出学习和对外开设公开课。此外,我校还通过“青年教师沙龙、论坛”等形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三年来,我校青年教师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典型,张立军、夏金兰老师被评为金坛市“十佳青年教师”,李雅琴老师荣获江苏省基本功大赛一等奖,马云等7位老师在常州市基本功大赛及优质课评比中获奖,20多位老师在金坛市基本功大赛及优质课评比中获奖。

第二是“名师工程”,重在培养各学科教学骨干和领军人物。我校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为名师培养提供条件。建设了完善的五级阶梯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已有100多名教师进入学校五级阶梯后备人才库。鼓励教师加入各级“名师工作室”,为教师提供各类“走出去”的机会;邀请专家到校讲学,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以此鼓励教师在专业上进一步提高。目前,学校有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张云梅老师,金坛市名教师周国庆、张云梅两位老师,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9名,有金坛市名教师工作室一个,领衔人程卫琴老师,这都是学校师资建设的重大突破。

第三是“学历高移工程”,重在激励教师参加各类研究生考试,提升教师的学历水平。我校积极宣传发动,鼓励具备条件的教师报考教育硕士。对报考教育硕士的教师,在课务安排上给予支持,对已经毕业的教师给予“学历高移奖励”。近年来,我校已经有31位教师考取硕士研究生,21人已经毕业,取得硕士学位。

3、德育队伍建设

学校成立了以党总支、校长室、政教处、团委为核心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试行德育导师制,培养了一支以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德育班主任为主体,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队伍。

严格执行班主任聘任制度。班主任由分管校长和主任、年级组长会同政教处全面比较、综合考察确定初步人选,报校长室审核,行政会议讨论通过,再正式公示聘任结果。

完善班主任培训制度。为提升班主任队伍整体水平,学校每年举办各类班主任培训活动。每学年召开班级管理研讨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组织新老班主任师徒结对,积极参加“四市九校德育工作研讨会及各类班级管理观摩和讲座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完善的培训机制促进了班主任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

落实班主任量化考核制度。学校每日对班级进行量化考核,每月汇总考核结果与当月班主任津贴挂钩,并为考核优秀班级颁发流动红旗。为进一步肯定和激励班主任工作,学校每学年评选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并推荐优秀成员参与地市级推优评优活动。近年来,我校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班主任,王旭霞老师通过学生海选投票获常州市“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入围奖,胡锦秀、徐波等老师被评为常州市优秀班主任,徐彩春老师被评为金坛市“十佳师德标兵”,另有20多位教师被评为金坛市优秀班主任、金坛市先进德育工作者。

4、领导班子建设

校长靳忠平8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2010年调入我校,担任校长、副书记。靳校长师德高尚、教艺精湛,曾获金坛市评优课一等奖,金坛市校长评优课一等奖,常州市评优课一等奖。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对教职工坚持事事以理服人,以诚待人,以情感人。曾荣获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常州市“教育系统工会工作积极分子”,金坛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0年当选为金城镇人大代表。

行政班子27人,高级职称占96.3%,市级以上骨干教师20人,成员绝大部分担任一线教学工作。行政班子分工明确,学校政令畅通。学校每两周召开行政会,交流反馈学校阶段性工作;每学期召开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每年暑期召开行政研讨会,谋划学校新一年的发展蓝图;每学年派遣部分成员赴高校培训,到兄弟学校交流、阶段性挂职学习;党总支负责中层干部的管理和考核工作,每年度组织一次行政班子成员公开述职和民主测评。我校行政班子作风优良,团结协作,得到了全体师生的广泛认同和充分肯定,每学年的行政成员民主测评满意度都在90%以上。

(二)扎实有效的德育工作

我校结合自身生源特点,坚持以德育为首,努力促进学生的成人与成才。以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为起点,以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基本道德品质为轴心,强化大德育意识,发掘多方面的德育素材,开辟多渠道的德育途径,创新德育评价体系,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把“虚事”做实,把实事做细,把细事做精,使德育工作在教育活动的整体运行中渗透融合,取得了显著成绩。

1、发挥艺术教育特色,让每一位学生在发展中解决德育难题

由于客观的条件限制,我校的生源质量不尽如人意,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由于智力、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在高一年级后期即出现较明显的学习能力的分化,一些学生无心或是无力进行文化课的学习,高中阶段的学业目标不够明确,失望甚至放弃的情绪常萦绕在心头,他们的思想及行为表现也会随之出现问题。

针以这一情况,学校在办学思想上作出调整,切实将个性发展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思想依据,结合我们较强的艺术教育师资,提出扩大艺术教育容量、规范艺术教育行为,一方面让更多的学生从艺术教育中学会欣赏美、创造美,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找到新的升学之路,点亮希望之灯,明确学习目标,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很多在进入高一就遇到困难的学生参加了艺术培训后自信心更强了,目标更明确了,行为习惯自然也得到很大的改善,许多的学生通过艺术之路升入高校深造,学到服务于社会的本领,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有用人才。

2、树立全员育人观念,建立全员育人机制

树立全员育人观念,一直是我校德育的指导思想。为此,我校着力倡导一线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博学为本的师德风尚,同时对后勤和教学辅助岗位的工作人员则提出“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乐观的精神也将对学生产生长期和潜在的影响”的观点,“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在我校已经深入到每个教职员工的内心深处。教学相长,每一个教职员工既是德育的执行者,也是德育的受益者,教师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全员育人的思想贯穿教学之中,使育人成为教职员工的自觉行为。

试行德育导师制,加强过程性管理。对一些学习困难、行为习惯存在不足的学生,学校聘请党员教师或中层干部担任他们的德育导师,一一结对,定向跟踪帮扶,以此加强过程管理,促进此类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各班级的任课老师中,还有一大批由于年龄等多种原因告别多年班主任岗位的老师,他们拥有丰富的德育工作经历,对学生的思想问题的产生及对策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学校也请他们担任德育导师,让他们定期或不定期地与这些同学交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聘任德育班主任,协助做好班级管理。针对我校青年教师比重较高、有班主任工作经验的青年教师少的实际情况,我校还开展了德育班主任聘任工作。由青年教师向本班主任申请,班主任向政教处推荐,让这些青年教师成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助手,让他们在正式担任班主任前有一段管理的实习期,同时也发挥他们年轻易与学生沟通的特点,辅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侍建军、刘敏燕等一大批德育班主任成长起来,成为我校青年班主任的中坚力量。

加强家校沟通,扩大德育网络。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学习培训,聘请市家长学校讲师团成员到校为家长讲课;邀请家长代表、任课老师及学生代表参加座谈,邀请家长到校了解并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走进课堂听课,检查学生作业、教师笔记,参与重大庆典等。今年春学期,全面推行家访制度,一学期来,全校近1500人次的校领导和教师走访约480户学生家庭,进一步加强了家校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家校共管的教育特色,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良好的社会监督作用。我校为扩大德育网络,建立了常州市国防教育中心、华罗庚纪念馆、金坛市博物馆、烈士陵园、丹阳门社区等德育基地,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全员、全方位德育网络。

3、培养学生自律意识

学校制定了《金坛市第四中学班级管理细则》、《金坛市第四中学学生一日常规》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开发了学生礼仪规范校本课程,实行“校园卫生轮值制”,设立文明监督岗,通过一系列措施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使学校管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我校把学生会、班干部作为学生自主管理的主力,组织他们参与课间操、卫生、黑板报、安全等方面的检查评比工作,取得了效果良好。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干部学习、暑期培训,以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优秀学生干部、先进个人评选,进一步激励学生自律意识的养成。

(三)突破性提升的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我校招生居于省华罗庚中学和金坛市一中之后,与民办金沙中学同时录取,属三类生源,面对这样的劣势,我校要想求得发展空间,教学质量尤为重要。我校始终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根本,向管理要效益,把教学常规管理做踏实、做精细。近年来,我校的教学质量连年提升,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走艺术特色发展道路,拓宽了我校的生存发展空间,使我校在高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效益出在管理上

我校教学管理继续推行年级组管理与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突出了各年级教学质量的目标管理和监控,完善了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考试、检查评比等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是核心,班主任管理是基础,教师管理是保障,教务处、年级组认真落实教学常规,每天检查考核,每月评比。尤其是加强对毕业班的目标管理,保障高三教学的务实高效。同时,通过开展各类学科竞赛、教学活动、团队活动,召开高考百日誓师大会、考前冲刺动员、临考心理疏导等措施为教学工作保驾护航,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2、功夫花在备课上

各备课组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教师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共同提高。集体备课预先确定备课内容,确定中心发言人,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并按要求形成书面材料,上传学校网站交流和备查。各备课组教师沿着“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参与”这一主线,精心设计教案,体现“三高”和“三严”的备课原则,即认识高、站位高、标准高,严以律已、严谨作风、严肃态度,使每份教案既凝聚备课组全体教师的智慧结晶,又要体现教师个人风格。经过多年的实践,推广导学案,落实课堂效率最大化,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每周各备课组开设一节公开课,固定时间组织评课活动,做到一人上课,大家得益,在听课中探索,在相互学习中感悟,使思维在这里碰撞,使思想在碰撞中得到提升。备课组长认真做好记录,真实地反映情况,形成过程性资料。教务处组织行政领导蹲点教研组和推门听课,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当好参谋。

3、质量显在课堂上

分管校长牵头,教务处具体实施,狠抓高效课堂建设。通过多种手段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一是抓备课,通过备课组活动提升备课质量;二是抓课堂,合理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教材,展现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三是抓反馈,不定期组织教学质量调查,通过问卷、座谈等方式了解课堂;四是抓整改,通过备课组开放课堂活动、行政推门听课、教学测试等方式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整改。五是抓突破,对切实存在问题的学科或班级,年级组蹲班辅导,帮助查找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4、巩固放在作业批改和评讲上

习题精选,题量适中,评讲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面批,杜绝了不布置或只布置不批改现象。教务处不定期检查和抽查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听取学生对作业布置批改情况的要求和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每学年,教务处对每个年级的作业情况平均抽查了23次,对毕业班尤其加大抽查力度,有效地提升了作业质量。

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得省级大奖10多项,地市级各类竞赛获奖180多人次;高二信息技术省级考试一次性合格率分别为:201099.6%201199.8%,2012100%;高二学业水平省级测试一次性合格率分别为:201092.4%201192.7%201295.1%;高考本科(含本三)上线率分别为:201039.6%201140.4%201251.6%,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全进全出”的目标,高效推进了学校教育“成才率”,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四)严谨务实的科研工作

1、树立科研立校思想

我校立足本校实际,坚持“科研立校、科研强师”指导思想,大力加强教科研工作,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以“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为原则,扎扎实实开展贴近实际、走进课堂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促进学校制度转换与创新,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努力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及教育效益的提升。

倡导教师做“思考的实践者”和“实践的思考者”,鼓励每位教师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发展。学校每年都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班、研讨会,经常聘请专家讲学,邀请联谊学校教师交流,建立了多种平等对话、合作切磋的平台,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沙龙、论坛”,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

2、加强科研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分管领导亲自挂帅,教科室牵头,将科研工作落实到位。学校现有研究课题38个,其中省级课题3个,常州市级课题6个,常州市备案课题2个,金坛市级课题19个,校级课题8个,其中立足课堂的17个微型课题已有9个纳入金坛市级课题,80%以上的教师参与这些课题的研究。这些课题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尤其是校级微型课题更是深入到教学的细小环节,将研究工作做到了细致入微。这些课题在申报阶段都由教科室把关,必须有学科骨干教师引领,中青年教师为主要成员,形成了研究的良好氛围。根据《金坛四中课题管理方案》的具体要求,目前,所有课题已全程进行网络化管理。教科室在校园网建立专门平台,供研究成员交流、互动,定期对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聘请市研训中心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同时,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协助做好课题的申报、检查、验收、结题等工作。目前,我校的科研工作从研究到管理都已经进入良性循环,全体教师普遍认识到科研工作是主动发展和自我提升的必备条件,形成了“科研强师”的共同认识。

3、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运用

学校把科研成果的推广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计划,使课题研究“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教科室通过教师沙龙,教研组活动、举办科研成果展、研究成果报告会等形式组织各种层次的成果展示和推广,并通过校报、各级杂志向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推广。我校的减负增效专项课题研究已产生了丰富的成果,这些成果的推广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年来,我校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基本实现了专任教师人人参与研究、成果显著。张云梅老师在常州市名师大课堂开设专题讲座两次,王应柏老师主持编写的校本课程《唐诗风韵讲析》荣获常州市优秀校本课程案例二等奖,程伟琴老师金坛市名师工作室挂牌成立,丁苏霞、袁骅老师主持的教师沙龙连续三年在全市评比中荣获优秀奖。教师在省级以上正式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38篇,在市级以上交流获奖论文398篇。

三、办学特色

1、打造艺术教育品牌

艺术教育始终是我校的特色,也是我校事业发展的亮点。我校经过深入调研,聘请专家会诊指导,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确立了从“量”和“质”两方面谋发展的办学思路。即从“量”上放大艺术教育的容量,使艺术教育向规模化、普及化发展;从“质”上深化艺术教育的内涵,使艺术教育向规范化、精细化发展,从而建设特色文化校园,打造特色品牌学校,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多年来,我校艺术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金坛市艺术教育的品牌,在整个常州地区也有较为广泛的影响。2010年,我校成功创建为“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艺术教育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2、放大艺术教育容量

1)艺术教育普及化。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组织教学,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国家课程及校本课程,保证了艺术教育的普及。音乐学科开设了《音乐鉴赏》、《歌唱》及《中国戏曲知识入门》,美术学科开设了《美术鉴赏》、《绘画》及《刻纸艺术入门》等必修课程。

同时,通过广泛建立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小组,多层次普及艺术教育。目前,我校有刻纸、书法、舞蹈、合唱、民乐、摄影、工艺、绘画等各类艺术活动小组9个,开发了《数码摄影入门》、《艺术歌曲欣赏和歌唱》、《软笔书法入门知识》等8种校本教材,我校学生基本都能参与一个艺术兴趣小组,选修一门艺术课程。

2)艺术专业培训规模化。我校艺术教育经过了由业余培训到专业培训再到普及教育的发展过程。业余培训是一个摸索过程,专业培训是我校艺术教育的坚实基础,我校的艺术专业培训不仅为高校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人才,而且扩大了学校的影响,获得了广泛的美誉,也成为我校走艺术特色发展道路的有力保障。如今,我校的艺术专业培训在金坛市仍然体现着显著的优势:规模大,成效显著。自2010年起,我校取得高一年级艺术特长生的自主招生资格,这进一步保障了我校艺术教育的良性发展。

3)教育形式多元化。放大艺术教育的容量,不仅是规模的扩大,更要追求艺术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和艺术教育形式的多样化。目前,我校艺术教育的内容主要有:音乐和美术的相关国家课程和较为丰富的校本课程,艺术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面向专业班级的提升教育和面向部分学生的业余培训。

3、细化艺术教育管理

1)规范艺术教育行为。我校艺术教育从小到大,在不断摸索中成长发展,艺术教育教学也在不断发展中调整和规范。我校艺术组现有专职教师17名,学历合格率为100%。为了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校把艺术教研组建设作为提升艺术教育水平的核心,规范艺术教育行为,落实课程标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扩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设范围,结合学校实际,设计、实施研究性学习和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完善学生选课制度;加强课堂管理,打造高效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丰富师生业余生活,建设艺术校园。

我校还与南师大、苏大、江苏教院等高校合作办学,通过师生交流、访问和互聘教师等方式提高我校艺术教育的水平。20078月,我校成为南师大音乐学院生源基地和教学实验基地,20106月,又与南师大美术学院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我校还与苏州六中、常州五中、溧阳三中等艺术特色学校结成联谊学校,通过互访、交流相互促进。

2)强化艺术教育管理。为保障艺术教育的运行和发展,我校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控制和保障体系。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室——分管领导——艺教处——艺术教研组组成的艺术特色教育组织网络,形成了有效的管理系统。同时,注重与家庭的联系,加强与高校的交流,逐步形成了学校、家庭、高校三结合的教育结构体系,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环境创设为手段的艺术教育网络,促进了艺术教育教学朝气蓬勃、健康有序地运行。

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我校确立了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为此,我校在现有基础上从“办学理念、硬件设施、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科研保障”等五个方面积极努力,将管理工作做实做细。

3)打造艺术教育精品。多年来,我校艺术教育成绩斐然,不论是在艺术专业考试还是各类艺术比赛和活动中,都走在了同类学校前列,获得了广泛认可,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和优秀的艺术作品。近年来,我校艺术考生在全省专业统考中,多人次进入全省前一百名,并最终录取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美院、西安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知名高校。学校师生合唱团更是特色中的精品,近年来成绩显著,屡获殊荣。学生合唱队连续多年在金坛市、常州市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中蝉联桂冠,2009年荣获江苏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合唱比赛二等奖,2011年荣获江苏省“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合唱比赛特等奖;教师合唱团多次参加金坛市各类大型演出,2011年代表金坛市总工会参加常州市合唱演出获高度评价,2012年代表金坛市教育工会参加常州市教工合唱比赛荣获一等奖。美术作品参加国家级和省级比赛也屡创佳绩。

4、建设特色文化校园

我校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树起了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益心的鲜明旗帜,建设特色文化校园,打造特色品牌学校。为此,学校从硬件设施、文化氛围、艺术教育等方面着手,着力建设特色文化校园,用艺术构筑师生诗意的生活。

我校在现有基础上,按照特色文化校园的目标,合理规划,逐步更新校园设施,彰显艺术气息。通过教室、功能室、走廊、绿地等场所的布置,橱窗、墙面、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平台的建设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开辟艺术长廊、文化教育阵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创设校园文化氛围。全面开展校园艺术教育,用开放的艺术教育活动激活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体验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从而推动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促进特色校园文化的深入、内化,形成学校稳定的文化传统。

5、艺术教育成果显著

2008年,我校被评为“常州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11年,艺术教研组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教研组”,2012年,被江苏省教育工会授予 “工人先锋号”称号。近三年来,我校艺术教师共17人就有29人次获得各类嘉奖。尤其是申云老师荣获全国书法新人展金奖,彭爱珍老师被评为常州市“五一巾帼标兵”。在金坛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中,我校连续多年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三年中,我校共有56个文艺节目和美术作品在省市各类比赛和活动中获得集体奖,其中40项为一等奖;我校学生有150多人次在省市各类竞赛中获得音乐、美术等奖项,其中一等奖超过100项。我校艺术高考更是连年取得优异成绩,为我校提高本科上线率作出了很大贡献。

四、问题与思考

1、办学条件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我校硬件设施还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设备亟待更新,要继续加大投入,优化教学设施设备。今后,学校将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扶持和地方政府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设施。

2、教育教学研究仍需在广、深、精上做文章,教科研工作在教学质量方面的贡献份额仍需进一步提高。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加强科研的管理和引导,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使“科研立校、科研强师”进一步深入人心。

3、我校教师队伍素质总体是好的,但仍需继续优化结构,提升素质。今后,我校将继续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给教师提供更多“走出去”的机会,特别是给年轻教师提供发展平台,打造名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取得的成绩面前,我们深知还有不足,在存在的困难面前,我们坚信不断超越。今后,我校将以督导评估作为推进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内练素质,外塑形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深化办学内涵,努力打造优质教育品牌,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争创四星级高中而不懈努力,奋力登攀!

常州市普通高中学校综合督导评估自评表

基础性指标

A级指标

B级指标

C级指标

分值

自评得分

自评说明

办学条件

20

经费投入

1.教育投入体制多元化,办学经费来源稳定,财政性教育拨款有保障,学校教师培训经费占教师工资总额的6%以上(四星级达8%以上)。

4

4

场馆建设

2.生均校园面积、校舍建筑面积、学生宿舍建筑面积等符合相应的省星级高中标准要求。每班学生不超过54人。

4

4

3.各类场馆及专用教室、设备设施等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利用率高,运行正常。食堂、学生宿舍整洁卫生、设施良好。

4

4

4.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完善,年新增图书1/人;阅览室资料齐全,座位数不少于学生数的1/12。年生均借书达10册以上。

4

4

数字校园

5.学校信息化建设达“校校通”工程建设第三层次要求,校园网有专职管理人员,及时更新网页,充分发挥服务教育教学和师生功能。

4

4

学校管理

20

行政管理

6.坚持依法治校,不办“校中校”,不设重点班,不办高复班,不招收复读生;机构设置符合规定,岗位职责明确,政令畅通;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并认真贯彻执行;师生满意度90%以上。

4

4

7.全面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切实做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有完善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学校技防、人防、物防措施到位。近三年学校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4

4

教学管理

8.严格做到“认真教研、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教学常规管理到位;学生学籍和教师档案管理信息化,各类手续完备;无变相留级、强迫休学和退学现象。

4

4

学生管理

9.有健全的德育工作网络;有德育工作计划,有分年度德育工作目标;有完善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机制,建有德育教育基地和家长学校。教职工自觉承担德育任务,全面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4

4

后勤管理

10.后勤管理工作目标清楚,管理到位,运作高效;严格按照规定收费,项目标准公开,票据规范;切实加强对食堂、学生宿舍的规范管理。学生、家长满意度90%以上。

4

4

队伍建设

20

领导班子

11.校长有必备的专业资质,有较强的理论修养和实际工作能力;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务实开拓;班子成员按规定兼课,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5节,并有一定的学科覆盖面。群众满意率90%以上。

4

4

中层干部

12.有较完善的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和干部培训序列制度。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能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执行力强;群众满意度90%以上。

4

4

教师队伍

13.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不低于上年度市平均值,高一层次学历达5%以上;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60%以上;70%以上的教师有高中循环教学经历, 80%以上学科有辖市、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

4

4

14.有系统的班主任工作专业培训,有较完善的班主任工作考核和激励机制;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4

4

教辅人员

15.图书馆、实验室、微机室、医务室等均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食堂工作人员每学年按规定进行体检。

4

4

素质教育

20

办学行为

16.规范办学行为、减负增效社会反响较好,得到同行、家长、学生一致认同,无市级以上通报。

4

4

17.严格遵守省市招生工作规定;不以任何形式下达高考升学指标;不以高考升学率或考试成绩为标准进行排名和奖惩;不以任何形式宣传高考成绩和升学率。

4

4

18.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课表和作息时间表上墙公布、上网公示;无两套课表现象。

4

4

学业负担

19.严格遵守高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不超过8小时和住校生晚自习不超过2课时的规定;确保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

4

4

20.有切实的学生家庭作业总量监控机制,确保每天不超过2小时;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等没有违规补课现象。

4

4

办学绩效

20

教育质量

21.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良好,综合素质较高。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和体育艺术竞赛中成绩良好。

4

4

22.省学业水平测试一次性合格率及高考质量近年来进步明显。

4

4

23.学校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在市内外有较大影响。办学实绩突出,受到市级以上综合性表彰较多。

4

4

社会声誉

24.积极推进开放式办学,加强校际合作,能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对区域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4

4

25.能主动服务社区和家长,满意率均不低于85%。毕业生声誉好,社会认可度高。

4

4

注:符合要求得满分,未达标则根据扣分点相应扣分。标注 “”者为一票否决项。

发展性指标

A级指标

B级指标

C级指标

分值

达成度

自评得分

自评说明

A

B

C

D

学校发展与

校园文化

40

办学思想

1.办学理念内涵深刻、外延明确、提法科学、表述正确,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具有针对性和先进性。

8

8

6

4

2

8

2.学校主动发展意愿强烈,办学思想明确并日渐成熟,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得到科学指导和有力支持。

8

8

6

4

2

8

目标规划

3.学校三年主动发展目标指向明确。分阶段目标合理、可操作、可评估。教职工、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办学目标的认同度较高。

8

8

6

4

2

8

4.学校对办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认识清晰,并有相应的调整机制。

8

8

6

4

2

8

校园

文化

5.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优美,有个性并彰显较高的文化品位。校园文化建设与校风、教风、学风有机结合,文化氛围浓厚。师生精神面貌振奋,凝聚力强。

8

8

6

4

2

8

管理改革与

服务保障40

管理制度

6.积极探索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改革,管理模式科学民主,运行正常,基本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教职工普遍认同。

8

8

6

4

2

8

7.校务公开,教职工全面参与学校管理,教代会等各项制度得到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明显。

8

8

6

4

2

8

8.重视开发、利用教育管理软件;信息化网络成为学校内外上下沟通、高效管理的重要工具;学校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

8

8

6

4

2

8

9.建立社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的制度,有定期联系和信息反馈机制;在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方面有创新、有成效。

8

8

6

4

2

8

服务保障

10. 积极创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坚持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为师生健康成长提供后勤服务。

8

8

6

4

2

8

课程改革与

教学管理40

课程改革

11.牢固树立有效教学理念,有“减负增效”、“轻负高效”的具体措施及落实机制。教研组或备课组建设有成效,在区域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不断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并取得一定实效。

8

8

6

4

2

8

12.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人力和物力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放大,形成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建立适应模块化教学特点的、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新机制。

8

8

6

4

2

8

13.按新课程标准要求开足开齐必修课和选修课;研究性学习和通用技术等课程开设质量较高。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和程序,规范操作过程,无弄虚作假行为。

8

8

6

4

2

8

教学改革

14.大力推进教与学方式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形成一批深受学生欢迎、能为兄弟学校示范的优质课程。

8

8

6

4

2

8

15.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教育教学改革;中青年教师都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展教育研究和教育教学活动。

8

8

6

4

2

8

教育科研与

教师发展40

校本培训

16.校本培训计划翔实、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积极探索学案导学等“减负增效”措施,成效显著。教师集体备课务实有效,注重课后反思和教学互助活动。

8

8

6

4

2

8

17.重视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和业务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积极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名师工程建设目标明确、方案完备、措施扎实、保障机制健全。

8

8

6

4

2

8

科研绩效

18.教育科研氛围浓厚,以研促教效果明显。50%以上的学科有大市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或实验项目,教师参与率不低于80%;学校有较多的教师在辖市、区级以上学科大练兵及评优课等活动中获较高层次的奖励,有较多教师的优秀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在大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其数量逐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8

8

6

4

2

6

师德建设

19.师德师风建设有成效,教师敬业爱岗、关心学生;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无有偿家教等以教谋私现象。

8

8

6

4

2

8

专业成长

20.建立科学、多元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和激励机制,形成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多方共同参与及教师自我剖析、自我反思的评价制度。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独创举措和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8

8

6

4

2

8

德育创新与

学生发展40

德育创新

21.积极进行德育创新,德育工作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性强,形成德育管理制度化、队伍网络化、内容系列化、方法多样化;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形成德育合力,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8

8

6

4

2

8

22.针对高中生成长特点,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探索学生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并完善学生发展性学业评估与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评价方式多元,注重过程性评价及评价主体的参与。

8

8

6

4

2

8

德育实施

23.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生命教育和科技创新等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体育、艺术、学生社团等活动有声有色,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多元平台。德育特色日益彰显。

8

8

6

4

2

8

24.注重党团组织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氛围浓厚,并有具体的推进规划和举措;学科教学德育目标突显,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德育效果显著。

8

8

6

4

2

8

学生素质

25.学生人生规划意识和主动发展意识强,兴趣爱好健康有益,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动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管理活动,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公民道德素养、团队合作精神、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心理品质、人文和科学精神得到培养和提升。

8

8

6

4

2

8


上一篇: 我校被评为常州市教育系统模范教工之家

下一篇: 喜报:我校学生在常州市作文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区第四中学 地址: 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路11号 联系方式:0519-82851407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

站点统计: 昨天访问: 17082次 | 今天访问: 17380次 | 本月访问: 309134次 | 上月访问: 481545次 | 访问总数: 22665425次 | 文章总数: 1687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