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暑期校本培训材料话题八:教学方式选择的规范与自由
发布时间:2013/6/29 9:23:34 作者:教科室 浏览量:11903次
主题8:教学方式选择的规范与自由
第一组
主持人:李如密(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承锡生(常州市教育教研室数学教研员)
2013年5月18日在常州市正衡中学开展了第七届“常州市教学沙龙”,本组沙龙的主题是“教学方式的规范与自由”,南京师范大学博导李如密教授和市教研室数学教研员承锡生老师作为专家引领着来自常州市有关学校的一线教师展开了这次主题的讨论,气氛和谐热烈。
对主题的讨论我们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会老师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困惑,专家也通过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的了解给与了理论的帮助和方法的指导。承锡生老师首先为我们这次的沙龙做了开篇,他指出:“课程改革十多年以来,我们引进了很多外国的教育方式,同时国内产生了许多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对一线的课堂教学的实践产生了影响,同时也给一线教师带来了一些困惑,特别是课标从转变教学方式到 ‘完善教学方式’。目前对该问题的理解存在着认识、理论、实践几个层面的困惑,有困惑的地方就应该加以辨析和澄清,也许辨析之后依然会有不清晰的地方,但经过辩之后的不明与辩之后的不明已然不同。这次沙龙的意义在于通过讨论达成一些共识并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带来一些新的启求,这是一种对教学透视、反思和实践的良好方式。”李如密教授也对教学沙龙的形式给与肯定。他指出:“在宽松的氛围中分享教学的实践与困惑,提出问题共同思考与探索,有利于我们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一个主题是对概念的界定,什么是教学方式?来自武进中学的老师认为自己对教学方式的理解比较模糊,他觉得教学方式是小于教学方法的,教学方式的原理应参照教学方法,而对教学方式的选择主要由四个方面决定(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4)教师自身的能力与特点。李教授认为:方法和方式的界定比较困难,但遵循的原则一定是教学方式选择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方式的选择是多样的,多方面的,要适合学生的学习,学科的特点及教师的特长与个性不能过于拘泥。田家炳中学和翠竹中学的老师提出的是教无定法,什么是教学方式的规范与自由?承锡生老师经常听评课,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十分了解,他指出“从一线教师的角度看,教学的具体化规范体现在对方法的理解,每种方法的要素都要清晰,而自由体现在学生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的个性特点。李如密教授的观点是:“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选择的一种方式就应规范的去做。如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是规范的,对教师的讲有很多的要求,但不能忽略对学生的指导。只有了解了规范对方法掌握了才有战斗力。“打破规矩,另立方圆”,教师要改变对方式的误解,有自由创造的余地。
讨论的第二个中心是各个中学都在尝试着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模式,但同样也带来了很多的困惑。如勤业中学的“展评学习法”,他们从数学和语文学科开展,课堂教学和效果都有一定的提升,但在九年级的化学学科上尝试时就发现了问题,是学生的能力、习惯还是学科的不适应?正衡中学“同题异构”对教学方式是否是一种突破?市北中学的“自主-互动-拓展”教学法是否真正适应外来民工子弟学生?高中的教学中也出现了多种教学方式的尝试,但大多数仍采取比较传统的方式,如何有所突破?当效果和选择不匹配时如何选择?李教授认为应果断的转换方式,效果有长期和短期之分,高中数学教学中比较可行的是“暴露思维法”和“复盘法”。承老师指出各种学习学习方式中要重视(1)自主学习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2)教师的组织驾驭能力要求较高(3) 要结合学科特点,教师通过适时适地的问题启发。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想明白,说清楚,写准确。
最后我们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上进行了讨论。对于教学方式选择的规范和自由,新教师应先从规范做起,对各种方式都要有清晰的了解和掌握,逐步的随着教学经验增长和能力的提高,要能自己选择适合的方式,专业化的教师正如散文中的“形散而神不散”,从外在的形式规范走向意识的规范。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当理想与现实出现矛盾时,作为教师更要有教育的良知,寻找其中的平衡点,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通过热烈却又不失温情的讨论,在座的十多位老师相信都有着自已不同的收获和感悟,一线教师很多的困惑来自与“认识”,李教授和承老师给一线教师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无论是哪种教学方式的选择,我们的中心都是学生,为学生学习带来帮助,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需要教师花大量的精力去实践,大胆的尝试和长时间的坚持。正如勤业中学的一位老师所说要让学生和老师都有这样的共识“分数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学习是美好的,轻松快乐的。”
第二组
主持人:胡惠闵(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徐业义(高中生物兼职教研员)
活动记录
胡惠闵教授
一、教学方法的分类
1.讲授法:优点是能用最少的时间教完最多的知识,效率最高;不足是学生遗忘快。
2.自主的方法:包括自学、探究、体验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优点是学过不易忘记;缺点时耗时较多,效率低。
中国的实际情况是教学内容是固定的,时间是固定的,既定的时间内完不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的本质:⑴教学包括教和学,不仅教师要把任务教完,还要学生把任务学会。
学习方式 |
听讲 |
阅读 |
视听 |
演示 |
讨论 |
实践 |
讲给别人听 |
知识保持率 |
5% |
10% |
20% |
30% |
50% |
75% |
90% |
保持的三个节点:半小时、8小时、24小时。学习的内容如果能够在这三个时间节点上进行适当的重复,保持效果会提高很多。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一节课结束时的总结、学生当晚要将当天所学的知识巩固、第二天教师上课之前要进行复习导入。总结时并非是由教师总结,而要由学生总结当堂课的学习内容,最好生生之间能够相互复述个对方听。
⑵知识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
教师单方面的想象是:教师讲清楚了,学生记得牢了,考试就考好了。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教师讲得再好,学生如果没有学会搞懂,是记不牢的,当然也不会有好分数。
三、几种学习方式的阐述
1.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让紧张的神经放松一下,在前面学习神经较累的基础上,换一种姿势,换一种思考方式。成年人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约是45分钟,青少年及儿童会更短。课堂里,可在学生学习了二十分钟左右,处于神经较累的情况下,教师给些讨论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中国的课堂里分组往往是前后4人一组,而从放松的角度可以整个班级的学生任意组合,第一张位置的学生可以到最后去和他们一组进行讨论。思维的疲劳是无法克制的,讨论是最好的方法。
分组讨论可通过两次分组的方法,将第一次组里的问题带到第二次的组里寻求解决,在第二次的组里尽力去解决第一次组内带过来的问题,第三次就是全班集中,由教师解决各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还要看教学内容的重点问题学生有没有提出,如果没有提出教师则要补充提出并解决。在分组讨论解决问题时,应先让组内较差的学生先发表看法,后由好的学生来补充,如果反过来,好学生讲完后,差学生就无话可说了。
2.软盘式(兵教兵)学习方式
学生站成内外两圈,不断地交换位置。最终内圈的学生接受了外圈学生的观点,外圈的学生接受了内圈学生的意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在不断的接受对方的观点,不断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表达的流畅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学习方式的选择必需考虑⑴学习什么?⑵学到什么程度?⑶用什么方式来学?
对于重点内容,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方式,如教师讲授后,让学生讨论并复述等。
3.预习:对于课上听一次就能懂的学生,不需要预习。预习要分层递进,复习要逐渐递减。
四、建议
教师要去学一些学习心理学、学习理论。
采取任何教学方式都要从教学的本质出发,不仅要考虑自己怎么教,更要考虑学生怎么才能学会。
1.一中生物教师,薛志娟:对于概念教学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2.北郊初级中学数学教师,黄海燕:小组讨论中假讨论问题如何解决?翻转课堂中学生没有时间去看视频如何解决?学生对于布置的预习任务完成情况相去甚远如何解决?
3.市北实验初中英语教师,张作勇:阐述教师选择教学方式与教师自身特长有关,领导一刀切地要求采用某种教学模式,使教师受害,更使学生受害。
4.兰陵语文教师,陈海燕:如何解决课堂上教师讲的时间与学生练的时间之间的矛盾?
5.花园中学历史教师,陈宇:对于面临中考的毕业班来说,选择怎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6.正衡中学语文教师,刘卫:阐述自己对小组讨论学习方式的看法,提出困惑:语文本该是最能让学生感兴趣的课,但实际上并非此,如何解决?
7.八中数学教师,武婷婷:学校新市民孩子较多,如何处理学习习惯与教学方式选择之间的矛盾?
第三组
主持人:朱伟强(华师大教授)、朱世周(市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员)
记录:曹波(常州一中)
活动进程
朱世周:开场白,介绍朱伟强教授,阐明沙龙主题,活动开展方式和基本要求。
朱伟强:就沙龙主题提交流具体方式——学员可就主题谈个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提供解决策略及目前面临的困惑。
学员张新胜发言(常州一中,数学):教学经历4年,感觉现实教学中教学方式选择、运用单一,教学过程偏向于拼体力、精力,压力大。通过参加南师大教授主持的课题(图文计算器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收获,能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但学校目前难以普及。
朱伟强:目前考试体制下,数学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有相应的背景,需逐步深入改革。
学员段莱娣发言(勤业中学,政治):介绍学校开展的“展评学习法”改革情况。政治学科开展该方法是现状和取得的成效,并提出教学过程中的困惑。问题一、学生差异大,教学时间易被消耗,导致教学进度很紧张;问题二、学校强力推进“展评学习法”,教师间该如何通过合作、探索来解决具体问题?
朱伟强:进一步了解“展评学习法”的开展情况。
朱世周:“展评”是教学的一部分还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部分?
段莱娣:教学过程。
朱伟强:引出一个新问题,如何选:以学定教?先教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不同能力学生学习后收获是不一样的,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就是好的方法。但要思考,学校如何让证明“展评法”的取得成效;“展评法”大框架下,各学科的运用选择权归谁?建议回校进一步探讨“展评法”在不同学科的运用问题。
学员邹燕发言(勤业中学,历史):一、“展评法”的运用导致教师备课量大,课堂变成学生表演,为完成教学任务,有时需降低学生的兴趣。二、教学内容解决不了,影响教学任务完成。
朱伟强:“展评法”效果体现在哪些方面?多种教学方式结合使用效果是否会更好?教学方式该如何取舍?抛出布鲁纳“建构教学法”。
朱世周:学科有差异,我们历史学科的教材资源限制大。例举美国的历史教材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你校是否可以通过对比进一步挖掘教材资源。
学员徐小红发言(常外,地理):教学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结合,因所教学科综合性强,每堂课拿出10分钟给学生做展示,但有一定展示要求,学生需提前准备,教师认同后再执行。活动开展整体效果不错。存在问题是,不同班集体,不同的展示小组,出现较大的差异,该如何解决?
朱伟强:类似前者,有共性特点。
学员张勇发言(市北实验,数学):平时教学趋向于选择传统教学法,把学生抓在手中。发现问题是这种教学法使得学生后期上升空间不大。学校提倡教学方式改革,原先“走班交叉、分层”,现在“自主、互动、发展”,并认为整体推进利大于弊。同时认为抽象知识不宜让学生讲,如预习不到位,学生会出现迟滞现象。问,如何进一步提高新教学方式运用的实际效果。
朱伟强:教与学均应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生生学”、“师生学”各有特点,生生学不能取代师生学,关键是教师如何有效介入。回馈刚才徐小红所举个案,“结巴学生该不该让其展示”。小孩应在“安全”环境中学习,“结巴学生”如何让他有“安全感”,即拓展到如何营造“安全”的课堂氛围问题。
朱世周:简单点评了上述老师的发言,教学方式的选择与运用,要关注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学员成巧兰发言(朝阳中学,英语):一、英语教学缺语言环境,分组讨论学习易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现象。二、学生提问题,好问题一般都有好学生提出,差的学生提不出好问题(或问题)。
朱伟强:你的问题是好生越好,差生不进步,且教学进度会因为教学方式的改革而受到影响。教育学目前需要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的开发有较大突破,现在的问题是质量好坏的标准如何确定,差生提问质量差关乎思维品质,形成此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成巧兰:初三英语的教学特点,受进度和任务的制约,教学方式选择受限制。
朱伟强:学生学习须有“知识概念图”,学生若没有,肯定提不出好问题。
学员陈志凡发言(朝阳中学,历史):一、课中讨论互动,水平高的学生参与,部分学生因能力不济会放弃参与。二、学生讲达不到预期,若教师重复,则时间不够。三、开展讨论、合作,但成绩不理想后极易回到原点(教学方式的选择)。
朱伟强:这涉及教学方式选择的依据问题。
陈志凡:现实与预设存在差异。
朱伟强:这又涉及教育平衡的问题,讲授法有其优势,但情感态度不是知识,是教不来的,从知识到技能需要练习……因此,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讲不是完成知识目标,而是其他。
学员陈姗姗发言(北郊高中,地理):较难知识如何在“展评法”上用,有些知识教师讲学生都难以消化,学生讲行不行?
朱伟强:可以请勤业的老师谈谈。
段莱娣:教学前端设计难度不大,难得是合作。我校教师通过大量听课(不同学科)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另外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差异,有目的地进行展评。
朱伟强:要明确什么活儿学生可以干,什么事必须老师去做。
学员何亚娟发言(小河中学,化学):就本学科特点而言,探究题多也是难点,同时也有一套较为成熟的教学流程,但是,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一定要考虑学校差异,学生差异,不然极易回到老路上。
朱伟强:应思考一个问题,探究作为一种能力是如何培养的?我们以往探究知识多,是否能达到目的。台湾讲能力指标,我们也可以理解成现在的三维目标,他们的培养基本能坚持做到从小培养逐渐形成(例举野外宿营帐篷遇情况,分析成因),我们是否需要借鉴?新课标提出了内容标准,缺没有表现标准,这需要快速跟进。
学员谈侃发言(清潭中学,美术):教动漫,出现学生越教越没兴趣,分析认为教学班过多,每周一课时时间太少,教材太差。受电脑美术设计启发,在教学中采用团队合作,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朱伟强:就学科而言,讲授法显然不行,团队合作适合本学科教学。再如体育,讲究少教多学,精讲多练。
学员陈赜发言(花园中学,英语):小组讨论的时间是一个问题,另在过程中易出现好学生排出差学生现象。
朱伟强:高考现状,难以做到教学方式按理性发展。
学员徐明怡发言(北郊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各有利弊关键在于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综合考量。
朱伟强: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观点,并进行交流,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尝试去解决以下问题:1.什么是教学方式?2.现有的教学方式,不同学科在选择上有无共性和特殊性?3.教师如何选择,选择的依据?4.教学方式选择的规范?5.教学方式选择的自由和创新?6如何理解规范和自由,规范有哪些?自由有哪些?好的教育,学生应该越学问题越多,要理顺教学方式,形成自己的东西。
朱世周:汇总交流情况。
第五组
主持人:张春(常州市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
蒋骏 同济中学 语文
我认为教学方式的自由与规范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但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一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以达成教学目标为根本目的。比如我校现在与华师大合作开展的绿色课堂小组合作的改革,班级座位的形式由原本的秧田式变为马蹄形,增添了小组沟通牌等,这些仅是外在的变化,更为主要的是教学者理念的变化。在沙龙中不少老师也提到了小组合作的利与弊,小组合作的形式什么时候该用,时机的选择很重要,而且应该是通过合作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提高,而不是流于形式。张主任说到要把规范校本化、学科化、个性化,我深深地同意。比如在数学的新授课上,老师既可以把公式直接告诉学生,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出公式,相比较而言,后者虽然花费了较多的时间,但学生也记得更加牢固。而在英语新授课上,学生对单词还不会读,小组合作也无从谈起,势必要有老师的讲授领读的过程。
另外,小组合作也要考虑校情,生源质量较高的学校,学生的阅读面广,讨论能够顺利铺开进行,而对于生源质量一般的学校来说,学生的讨论就容易进行不下去,或者是缺乏深度。比如我在同济讲授“水浒专题”时,就发现不少学生根本没有读过《水浒传》,也不感兴趣,因而我让他们讨论比较杨志与鲁达的区别时就无法进行。而原来在正衡讲到同样的问题时,学生就有话可说而且兴致很浓、言之有物。所以教学方式的选择必须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
江小燕 北郊高中 心理
我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教学方式的选择依据.我认为在选择教学方式时,最基本的思考和判断标准应该是教学方式是否科学有效的?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导入要吸引学生的注意,那什么样的设计和方式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呢?这个可以联系到心理学上的"无意注意"概念,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就是无意注意,符合无意注意特点的教学内容最能快速地吸引学生将心理活动集中和指向到特定的事物上.所以在导入环节的设计时,我们是不是可以从无意注意的特点去思考我们的教学方式?其次,再说说"有意注意",有一定的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方式课堂是否高效的最要因素.但是如果整个课堂我们都充分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即使会高效,但学生也很容易疲倦,所以需要,一个的另一特征,注意的稳定性,不同年龄孩子的注意稳定性。
邹清虎 兰陵中学 语文
无论选择哪一种教学方式,都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而自由必须建立在规范的基础之上。有些专家、特级教师的课堂,看似平淡无奇,波澜不惊,其实包含的是高层次的规范和尽情的自由,即隐形的规范和显性的自由。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在小组合作的时候,就小组讨论环节谈点自己的看法: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小组讨论。要组织有效的小组讨论,设计的讨论问题必须要有一定的思考含量;在讨论的过程中,有益于学生思维的碰撞,可以让学生有话说,有说话的冲动和意愿;最好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新的课堂生成资源。也许最后一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它应该是每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组织小组讨论环节中必须追求的一个理想境界。
张洁 兰陵中学 政治
教学方式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门学科亦是如此。教学方式应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就政治学科而言,兴趣与知识、能力的提升是并驾齐驱的。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七八年级,学生知识储备的积累为能力的提升、文化的积淀有一定的帮助。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教学的实际,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其次,无论选择或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另外,教师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还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性。
钱秋明 翠竹中学 地理
看到这个沙龙题目的时候,我不禁想起去年在我校听的黄玉峰老师所上的《送东阳马生序》一课,黄老师在组织教学后,并没有选择现在所推从的任何一种教学方式,而是像一个老儒者那样逐字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和理解课文,不失时机地发问。整节课的前面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课堂气氛其实也很沉闷,如果一直这样上课的话,其结果可想而知。但是,忽然之间,黄老师在解释课文内容时,引入了象形字的解读这个环节,虽然老师讲得多,学生说的少,但是,几乎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课堂上,而且非常愿意并积极地思考和回答相关问题。甚至连下课的时间都忘了,一直到黄老师讲完所有内容宣布下课,大家依然是意犹未尽。
我觉得,黄老师选择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充分考虑了当时的实际情况的,比如,他跟学生之间很陌生,文言文之中也的确有很多精要之处是由一两个关键的字的意思来表达的。
所以,我觉得,教学方式在使用时一定要遵从规范,但在选择时,不能用“规范”或是“模式”来套死,不同的学生,不同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张宇 北郊高级中学 高中语文
观点:作为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往往被应试教育的钩子牵引。想采用互动、探究式教学方式,担心学生对考试重难点把握不够,影响教学成绩;一味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模式,又容易造成老师一言堂,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个人成长。
如何在教学方式选择的规范和自由之间作出权衡,是我此次参加学术沙龙,选择这样一个话题的最初原因。其实,教育的现状和变革,告诉我们年轻教师,既要学会在教育理想与现实中间生存的本领,又要协调好教学规范和自由的关系。所谓的课堂教学规范,是在展现教师个性和促进学生发展下的规范,所谓教学方式的自由,是在考虑学情、学段、学年特点后,对课堂教学进行校本化的自由。
鲍艳青 花园中学 语文
教学方式选择的规范与自由
——从上海静教院外出学习谈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是转述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如果把这句话修改一下,可以说成“一个坏的课堂授课方式是告诉学生是什么。一个好的课堂授课方式是引导学生发现为什么。”然而更好的授课方式是培养学生去讲述为什么。
镜头一:全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的老师李贞的试卷讲评课。孩子不仅步骤细致的订正了试卷,而且还写了相当深刻的反思,之后是孩子上台交流自己订正过程中可以让大家借鉴的地方,不高的个头,却说着流利深刻的数学专业术语;不大的年龄,却有着从容淡定的姿态;满脸的稚气,却将自己错误的原因分析的头头是道。这里的孩子都是神童吗?
镜头二:语文课上,孩子真挚、流利的交流着自己的读书故事,老师面带微笑的倾听,老师交流自己的读书滋味,孩子认真的聆听,孩子说喜欢李清照词的悲凉与婉约,也喜欢苏轼的豪放,孩子说道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侃侃而谈,这些孩子只有十一、二岁!难道他们都酷爱阅读而且健谈吗?
镜头三:19世纪初的俄国,沙皇统治下的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孩子读出了法律的形同虚设,读出了那个社会的冷漠,读出了围观者的无聊,读出了经济的萧条,读出了小市民的丑陋,读出了见风使舵,读出了媚上欺下,读出了……难道那里的孩子天生就深刻吗?
以上是上海静教院附中真实的课堂情境,不用笔记录,也可以在我的脑海中存在很久。
在那里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孩子尽情的徜徉知识的海洋中;课堂的主人可以尽情的展示自己对知识的把握,分享自己的思维历程,孩子和老师都可以享受到课堂带来的愉悦。究其原因,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增强了思维的立体感,思维的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心。
此次学习后,我最大的感受教学规范是遵循教学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教学的自由是,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
许志刚 北郊初中 物理
教学模式应教有常规,但教无定法。
教有常规,个人觉得是针对教学的根本目的而言。也就是教什么,教到怎样的程度,从学生的层面来讲就是要能学会什么,这些必须是固定的,也就是按照“课程标准”而定。一个教师,必须以课程标准作为自己的教学之本。
教无定法,就是针对为了达成教学目的而采用的教学方法而言。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动态生成,如果还要求千篇一律的教学流程,教学就不会有创新,学生也学不会创新。天下大道,肯定不止一条路可以通罗马,为什么不就在罗马论输赢呢?
郑乃伟 北郊初中 物理
1.关于适合小组讨论的问题,我赞同刚才老师们提出的有思维含量、有可能有观点分歧、可能会生成一些课堂中新的类容的地方。我想补充的一点是生成或讨论的分歧应该为知识学习特别是学习目标所服务的。这应该就是规范的限制,而在这个限制内的生成应该是思维自由的拓展与碰撞。
2.由“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变。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高超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看老师讲课”。
孔子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应该是很好的强调了学的重要性。
用课程改革的观点看,教师的教学方式,不仅要看教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学。
在这一方面,我们学校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而我个人在物理教学中则比较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感知。
薛菊萍 新北区魏村中学 初中英语
教学方式和我们常说的教学范式(课型)模式是有概念上的区别的。我们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去上好一节课。而从学科的角度来说,根据学科的特点划分可分为不同课型。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要考虑教学效果学情等多方面的因素。而选择的规范和自由,我们可以在规范的基础上进行自由的选择。规范应该是在常规条件下一般需要遵循的规则方法,而自由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新北区推行的板块三串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说提供了一个规范的版本,但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板块设计部同的内容,在不同内容上可以设计不同的三串活动。小组活动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活动,其实是一个很值得思考地课题。
精彩的课堂永远属于那些有激情和智慧的教师!
张丽丽 清潭中学 政治
今天参加市教师沙龙,虽然这一组没有名大学名教授到场,但是我感到自己收获很多,有幸听到老师们的看法。我明白了年轻教师还必须有深厚的功底才能真正驾驭课堂,做到“形而无形”,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我深感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炉火纯青的技巧,才是让人回味的好课,张主任说的“灵动”这个词让我思而又思,明白了教书的真正乐趣,灵动的课堂让学生回味,也让老师自己陶醉,这样做老师才有乐趣,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熏陶着自己的学生。
【附录:主要概念】
教学方式
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包括谈话式、谈论式、归纳式讲授式、重难点讲授法、实践活动式等。
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和把自己和学生的关系处理好。不可以叫他们看到你就感到害怕,像老鼠见到猫。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模式”一词是英文model的汉译名词。model还译为“模型”、“范式”、“典型”等。一般指被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的逻辑框架,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结构。最先将模式一词引入到教学领域,并加以系统研究的人,当推美国的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
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实际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计划,因为计划往往显得太具体,太具操作性,从而失去了理论色彩。将“模式”一词引入教学理论中,是想以此来说明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首先它是指具体的教学方法,从属于教学方法论,是教学方法论的一个层面。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
教学方法不同于教学方式,但与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可以分解为多种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是一连串有目的的活动,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教学方法中,并为促成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的概念还有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为完成某一教学课题而运用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方法的程序及策略体系,它由若干个有固定程序的教学方法组成。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具有独特的功能。它们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教学实践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现代教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是传授——接受模式和问题——发现模式。